普通心理学第七章(思维)知识点整理

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心理学 思维方式 普通心理学第七章(思维)知识点整理

普通心理学第七章(思维)知识点整理

2024-06-26 18:55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知识点一.思维概述

1.定义:思维是借助于语言,表象或动作实现的,对客观事物间接的、概括的反映。2.概念,表象和动作等属于思维的基本结构;推理,问题解决和决策等属于思维的过程。3.特征:①概括性(用一个词或句子概括结论);②间接性(借助媒介或知识经验间接认识事物);③思维是对经验的重组。4.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,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,将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(3岁以前的幼儿就属于这种思维,动作停止,思维即停止),形象思维(艺术家,作家,导演和设计师等更多运用形象思维)和逻辑思维(学习,做研究)。5.思维的过程:分析与综合,比较与分类,抽象与概括。

知识点二.概念1.定义: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,是具有共同属性的一类事物的总称。2.概念的内涵(事物的本质属性)和外延(包含这个本质属性的个体)之间是反比关系,即一个概念包含的本质属性越多(内涵越深),它的外延就越浅;反之亦然。3.概念的三个层次:上位概念(水果),基本概念(苹果),下位概念(红富士苹果),研究表明,基本层次的概念最容易激活。4.概念是用词来表达的,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达,同一个词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。

5.合取概念——形成一个概念的所有属性同时存在,缺一不可,如毛笔包含“有毛”和“能书写”两个属性,缺一不可,组在一起才能称作毛笔;

析取概念——形成一个概念的所有属性不必全部包含,包含部分即可,如“好学生”这个概念,成绩好可以被称作好学生,乐于助人也能被称作好学生。

关系概念——上下,左右,高低等关系。

6.概念学习包括概念形成和概念掌握两个过程。

概念形成的理论有:布鲁纳的假设检验说(人工概念);里伯的内隐学习说;茹什的样例学习说(自然概念);奥苏伯尔的社会实践说,赫尔的共同要素说。

概念掌握也叫概念同化,和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过程相同(上位学习,下位学习,并列组合学习)。

7.概念形成的策略(布鲁纳):保守性聚焦(全部属性,每次只改变一个属性,记忆负担最轻,最有效);冒险性聚焦(全部属性,每次改变多个属性);同时性扫描(部分属性,一次检验一个假设);继时性扫描(部分属性,一次只检验一个假设)。

8..概念结构的理论有:柯林斯的层次网络结构模型;柯林斯的激活扩散模型;波纳的特征表理论(人工概念),原型模型理论(自然概念)。

知识点三.推理

1.推理包括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,这里我要强调说明的是,演绎推理是指由一般推特殊,包括三段论推理,线性推理(关系推理)和条件推理(如果...就...)三种形式,如:由a是什么什么,b是什么什么,推出c是什么什么,就属于演绎推理中的三段论推理,这里a,b就是一般,c是特殊。真题中一般考的也都是演绎推理。归纳推理只作了解即可。

2. 证实倾向:人们往往倾向于去证实某种假设,而很少去证伪它,这是条件推理中常见的现象,沃森的四卡片选择作业实验证明了这一现象。

3.影响推理的因素:推理材料的性质;前提气氛效应;赌徒谬误(人们会有一种惯性思维“好的事情连续发生必然会出现不好的事情,不好的事情连续发生后面就会发生好的事情“,”赢多了就要输,输多了就要赢“,这也是赌徒的一贯认知,显然,这是一种错误认知);题外知识的介入等。

知识点四.问题解决1.定义: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,按照一定的目标,应用各种认知活动、技能等,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,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。2.认知心理学家认为,问题解决就是对问题空间进行探索,以找到一条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通路。所谓问题空间,是指问题解决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切可能的认知状态,包括对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,以及如何从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认识。3.额叶对问题解决有重要作用。背侧前额叶——计划,注意,工作记忆;腹侧前额叶——判断和决策。4.问题解决包括四个阶段:发现问题,分析问题,提出假设,验证假设。5.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两大类:算法法(一个一个尝试)和启发法(运用已有经验),启发法又包括三种:手段-目的分析法(河内塔问题);逆向探索(几何题证明);爬山法(确定某种新型药品的用量)。6.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:问题解决的策略;问题表征的方式;知识经验;思维定势;功能固着;原型启发;动机和情绪;人际关系;人格特征;无关信息的干扰;酝酿效应。

知识点五.创造性思维

1.定义: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,并能产生新的,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。2.远距离联想能力(在彼此很远的观念间能够看出其关系的能力)可用来测量创造力。3.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,吉尔福特设计了发散生成测验来测量创造性。发散思维的三个指标:流畅性(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),变通性(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),独特性(独特新颖的见解)。

4.创造性思维的特征:新颖性;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;创造想象的积极参与;灵感状态(顿悟)。5.创造性思维的过程(华莱士的四阶段论):准备阶段,酝酿阶段(孕育阶段),豁朗阶段,验证阶段。

6.酝酿:经过长时间的紧张思考之后,仍未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,但当你稍作休息之后,突然找到了答案。

知识点六.表象

1.定义:表象是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映,是事物不在面前时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。

2.表象的特征:直观形象性(遗觉象:刺激停止作用后,大脑中继续保持的一种清晰、鲜明的表象,多出现于儿童身上),概括性(忽略了事物的一些细节而只保留了事物的主要特征),可操作性(心理旋转实验)。

3.佩维奥的双重编码理论:人的编码系统分为表象系统(加工具体形象材料)和言语符号系统(加工抽象的语言材料),于是在日常生活中,人们感到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记忆保持牢固。

知识点七.想象1.定义: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,形成新形象的过程,具有形象性和新颖性两个特点。2.想象的过程:粘合,夸张,典型化,联想。

3.根据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,把想象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,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,不自觉产生的想象,如:看着天上的云而想象成各种动物、做梦;

有意想象也称随意想象,是按一定目的,自觉进行的想象,又可分为再造想象(根据言语描述或图示),创造想象(根据活动目的或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)和幻想(可分为理想和白日梦)。

4.想象的功能:预见作用;补充知识经验;代替作用;调节作用。

知识点八.决策

1. 古典决策理论认为决策者有完全的理性能力,总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,建立在“经济人”假设的基础上;西蒙的行为决策理论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个体,遵循”满意性原则“,决策受时间,精力,结果等多方面的影响。

2. 冯.纽曼和摩根斯坦的期望效用理论也是假设决策者追求效用的最大化;卡尼曼的前景理论认为,人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偏好的(搏一搏,单车变摩托),在面临获得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(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),卡尼曼又在西蒙的启发下,提出了三种启发式策略:代表式启发,易得式启发,抛锚与调整启发。

本章可考的大题(简单和论述):

1.简述层次网络模型

2.简述激活扩散模型

3.简述概念形成的策略

4.简述三段论推理中出错的原因

5.论述问题解决的定义,过程,策略,影响因素

6.简述创造性思维的特点

7.简述表象的特征

8.简述想象的种类和功能

9.简述前景理论中的启发式策略

从去年(2021考研)始北师大,清华,中科院等这些名校又重新加入312统考,命题组的出题风格一改从前,也没有所谓的套路了,选择题考的知识点更加细化,更偏向于理解,而不再停留于一个知识点的表面意思。大题更是如此,只凭背诵而不去理解分析,怕是很难去适应312了,任何一个小的知识点都有可能出一个30分的大题。这也是在警告我们,基础很重要,看书要全面,不能只挑一些大的点看,稳扎稳打,一步一步的走好每一步,到了考场上才能有应变一切的底气。

最后,欢迎大家来我的公众号(psy考研人)探讨知识,一起学习,若有幸见证彼此成长,也是幸事。



【本文地址】


今日新闻


推荐新闻


CopyRight 2018-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-3